第371章坐月子奶娃
第371章坐月子奶娃
這事兒宋時琛也沒和田翠娥隱瞞,「娘,他們就是小姝的爸媽,這件事你千萬不要說出去,大哥大嫂二哥二嫂那邊也不要說,我擔心知道的人多了,容易說漏嘴。」
尤其是他二嫂,宋時琛覺得非常靠不住。
如果家裡人都是靠譜的,宋時琛當初就和宋家人說明姜姝父母的身份了。
田翠娥忙道,「好,你放心,娘心裡有譜。」
雖然心裡提前有了猜測,但田翠娥這會還是震驚的無以復加,不過她並沒有因為姜姝父母的敏感身份而對他們產生間隙。
雖說姜文州和白玉嫻是下放人員,但田翠娥覺得這也不是什麼大問題,她一直覺得牛棚裡的這些人並不壞,他們隻是時運不濟。
退一萬步說,就算姜姝的父母真的十惡不赦,她也不在乎,隻要這個兒媳婦好就行了。
相反她還要感謝姜姝父母的這層身份呢,要不是她父母被下放到紅星生產隊,田翠娥敢肯定,他們家絕對撿不到這麼好的兒媳婦。
田翠娥對待兩位親家非常客氣。
姜文州和白玉嫻也對田翠娥熱情的打了招呼,隨後趕緊去看看兩個大外孫,看到兩個白白胖胖的小傢夥,老兩口都稀罕的不得了。
兩個孩子長得實在太可愛了!
不用想,兩個孩子照顧起來肯定很辛苦,白玉嫻便握住田翠娥的手說道,「親家,要是晚上你們這邊忙不開,我就留下來搭把手。
可惜我的身份不行,白天是來不了了,隻能晚上來幫襯一下。」
田翠娥忙道,「親家,沒事,有我和時琛在呢,晚上能忙得開的,你不用操心。」
宋時琛跟著道,「對,媽,我們能忙得開,你好好休息,不用擔心小姝和孩子。」
白玉嫻點頭,「成,那你們多操點心,要是實在不行,就去把我喊來。」
「好。」
姜文州和白玉嫻看完孩子,又對姜姝一番噓寒問暖,然後夜深之後才依依不捨的離去。
真沒想到,他們家閨女如今都當媽媽了,時間過得真快啊!
當父母的看到孩子成家立業,心中充滿了欣慰和幸福感。
孩子自己撐起了一片天,以後再也不用他們操心了,做父母的也算功德圓滿了。
晚上姜姝不用管孩子,孩子夜裡尿了拉了,都是宋時琛和田翠娥負責搞。
不過等姜姝下奶之後,晚上就得奶孩子了。
孩子餓了,宋時琛和田翠娥就立馬將孩子抱到姜姝懷裡,孩子吃完奶就抱走。
除了餵奶,別的事情都不用姜姝操心,所以姜姝一點也不覺得辛苦。
頂多就是夜裡頻繁餵奶會睡不好,但晚上睡不好,白天可以繼續補覺,也不會覺得多疲勞。
就這樣,姜姝開始了月子生活。
宋時琛是個很負責又細心體貼的丈夫,很快就學會了怎麼照顧奶娃娃,還能照顧的非常好。
田翠娥就更不用說了,她有經驗,忙的有條不紊,把姜姝和兩個大孫兒伺候的沒話說。
他們來家之後,又下了幾場雪。
好在他們貓在家不用怎麼出門,下雪也影響不大。
每天屋裡都燒柴燒的暖和和的,也不擔心孩子被凍著。
就這樣,姜姝每天日復一日的坐月子,快到年底,孩子可算是滿月了。
這一個月,姜姝覺得還挺難熬的。
因為坐月子不能隨意走動,隻能在家憋著,雖然不累,但實在悶得慌。
等月子坐完,姜姝想趕緊出去透透氣。
但是外面天寒地凍的,田翠娥極力勸說姜姝不要出去亂走,萬一凍著了不得了。
雖說女人坐月子是一個月,但其實一個月的時間還遠遠不夠,最好是能坐夠兩個月。
有的地方甚至還有坐三個月的。
女人生完孩子,傷了元氣,多休息肯定有益無害。
就像傷筋動骨,休息滿百天才能徹底恢復元氣。
姜姝知道田翠娥是為了自己好,不過她在家實在待不住了,再不出去她要憋瘋了。
於是她便懇求道,「娘,我出門一定會將自己裹的嚴嚴實實的,絕不會讓自己凍著,你不用擔心我的。
再讓我在家待一個月不出門,我覺得我得抑鬱了。」
見姜姝如此堅持,田翠娥也很是無奈。
「那行,你出門的話,必須從頭到腳都裹嚴實了,不能有一點點吹風受涼。」
「嗯,娘,我保證不會凍著。」
姜姝出門之前,先將自己收拾乾淨了。
再家裡躺了一個月,她基本上沒洗過澡,也沒洗過頭。主要這會兒是大冬天,洗澡洗頭確實容易凍著。
姜姝現在出了月子,提出要洗澡洗頭,宋時琛立馬去給她準備熱水。
擔心媳婦兒受涼,所以宋時琛加了把柴火,將屋裡的溫度燒的更高了。
水盆,熱水都是他親自拎到屋裡來的。
姜姝脫了衣服進到浴盆裡,開始洗了起來。
別說,痛痛快快洗個熱水澡,姜姝覺得渾身上下都舒服了,宛如脫胎換骨一般。
洗完澡洗完頭,姜姝裹上厚實的大棉襖,從頭到腳將自己包嚴實了才出門。
出門呼吸新鮮空氣的感覺真好。
明天就是小年了,姜姝準備去看殺年豬湊熱鬧。
兩個孩子滿月了,姜姝打算在年26這天辦個滿月酒,請親戚朋友們過來吃頓飯。
隊員們見姜姝出了月子出門散步,都紛紛走上前跟她打招呼問候。
第二天,宋時琛陪著姜姝一起出來看殺年豬。
今年因為大隊加了一個養豬場,所以到年底多殺了幾頭豬,大家都能多分到些肉吃。
宋時琛知道外面冷,可不敢讓媳婦兒在外面滯留太久,在外面待了大概半個小時,就趕緊催她回去了。
宋家分到手的肉是宋保國去拿的。
領到肉,隊員們都歡歡喜喜的回家準備過小年。
今年分到的肉是真不少,但姜姝這邊還是另外花錢多買了些肉。
新鮮豬肉吃不完可以做成臘肉,臘腸,往後能留著慢慢吃,買多少都不會浪費。
老宋家這邊,小年是一大家子湊在一起過的。
宋保國和田翠娥都感慨今年過年比去年熱鬧太多了,因為家裡多了三個孩子,到處都充斥著快活幸福的氣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