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64章宋大嫂幹起來了個體戶
第464章宋大嫂幹起來了個體戶
雖然知道姜姝是為了自己好,但是宋大嫂覺得自己做不到,便將自己猶豫的原因和姜姝如實相告。
讓她去做生意,完全不知道從哪裡入手。
開店能賣什麼?
姜姝想著宋大嫂畢竟隻有自己一個人忙,加上會的東西也不多,於是便沖宋大嫂出主意道,「大嫂,你就開一家雜貨鋪子吧,這生意不需要任何手藝,你肯定能做。
你要是有興趣,回頭我就幫你物色一家門面,然後給你打聽進貨的路子。」
聽姜姝這麼說,宋大嫂都不好意思了。
姜姝都幫她到這個份上了,如果她再不同意的話,豈不是不知好歹了?
「好,三弟妹,既然你這麼幫我,那麼我就來試一試,看能不能成。」
陳春梅決定勇敢一次,也學著自己這個三弟妹,做點兒自己的事業出來。
雖然她是個女人,但是家裡的一切不能全指望自己男人,她也希望能為這個家出一份力。
現在京市的房子可不便宜,如果純靠宋大哥的那點工資,他們家想要在京市安家置業,非常非常難。
但如果兩個人一起拼,一起掙錢,可能就不一樣了。
陳春梅決定好了開鋪子之後,姜姝就幫著她張羅了起來。
這事兒忙起來也簡單,比姜姝開廠子簡單多了。
姜姝自己手裡就有現成的鋪子,選了一家地段好的店面,然後買點兒貨架放進去,然後再進點貨就能開張了。
店鋪開的前兩天,姜姝來幫宋大嫂盯了一下,告知她怎麼賣貨,怎麼管理鋪子。
這個生意其實很簡單,客人來買東西的時候,算一下價格就行,然後一手交錢一手交貨,一點也不複雜。
陳春梅文化程度不高,但也讀過幾年書,簡單的算數沒問題。
陳春梅一開始還以為張羅起一間鋪子,做個體戶做生意很艱難。
但是有些事情等你真的去做的時候,就發現其實遠沒你想的那麼難。
陳春梅這邊很快就能熟練的上手了,看她做的有模有樣,姜姝就不用再為她操心了。
因為天氣越來越熱,接下來的時間姜姝是能不出去就盡量待在家裡。
今年這個夏天比往年好過了不少。
因為她的家電廠生產出了空調,有了空調,屋裡就沒有那麼熱了。
姜家和宋家都用上了空調,一個個都忍不住念叨起來,空調還真是個神奇的東西,三伏天都能體驗沁人心脾的涼爽,晚上再也不用擔心熱的睡不著覺了。
就是這空調用起來耗電量比較大,普通人家,還真用不起這玩意。
因為盛夏的來臨,姜姝家電廠平時銷量不好的空調,也漸漸開始爆單了,同時獲得了不少好評。
現在京市有錢的人家,都想能裝上一台空調,讓夏天能過得舒服點。
盛夏時除了空調賣得好,電冰箱的銷量也與日俱增。
姜姝沒事的時候喜歡帶著孩子們一起吹空調,再抱著冰箱裡端出來的冰鎮西瓜吃,日子可不要太快活。
就這樣,暑期的時間很快就過去了。
宋大嫂的雜貨鋪子也開了兩個月。
這天,田翠娥多準備了幾個菜,喊了老大一家子一起來吃飯,一家人正好聚一聚。
一起吃飯時,便聊到了宋大嫂開的雜貨鋪子。
田翠娥覺得這段時間大兒媳每天都挺忙的,挺辛苦的,就多關心了她幾句。
「老大家的,每天看你忙得腳不沾地的,肯定辛苦累壞了吧?你得多吃點,給自己補一補。」
田翠娥說著,給陳春梅夾了好幾塊肉。
陳春梅笑著接過肉,說道,「娘,我確實挺忙的,但是我覺得一點也不辛苦,相反,我現在覺得滿身都是幹勁!」
陳春梅倒不是想讓婆婆不擔心自己,違心故意這麼說的,而是心裡真的這麼想的。
她的雜貨鋪子雖然忙得很,但就算再累,她也覺得開心,因為能掙錢啊!
田翠娥聽陳春梅這麼說,立馬就明白了兒媳婦話裡的意思。
她有些好奇的沖陳春梅問道,「老大家的,是不是你這鋪子的生意不錯,沒少掙錢啊?」
陳春梅知道婆婆不會惦記自己掙的那三瓜兩棗,畢竟有三弟妹做對比呢,跟姜姝相比,她掙得這點錢根本不值一提。
陳春梅完全沒有隱瞞婆婆的必要,她準備實話實說,順便讓婆婆也跟著高興高興。
「娘,我這雜貨鋪生意好,確實沒少掙錢。」
田翠娥的好奇心被勾起來了。
其實她一開始是瞧不上個體戶的,總覺得個體戶不體面。
可是姜姝鼓勵老大家的去做,她也不好阻攔。
畢竟姜姝的見識廣,比她有眼界多了。
既然是姜姝讓陳春梅做的,那這事就肯定有門道,不會差。
加上老大家的來京市閑著沒事兒幹,能開個鋪子,找點事情做,可比在家閑著強多了,就算賺不到錢也沒事,就當鍛煉鍛煉了。
沒想到老大家的真的做成了,竟然還不少掙錢。
到底能掙多少,她按捺不住好奇心想刨根問底。
田翠娥笑著沖陳春梅問道,「老大家的,那你這個鋪子一個月到底能掙到多少?」
田翠娥心裡想,如果這鋪子一個月能掙到老大一個月的工資就謝天謝地了。
不過想掙到宋大哥一個月的工資,隻怕是有些難。
宋大哥來幫姜姝幹活兒,姜姝對宋大哥很是照顧,直接給他發一個月一百塊的工資,還當了車間的小組長。
如果宋大哥堅持好好乾,能力再長進點,姜姝肯定會對這個大伯哥多多提拔,繼續給他漲工資。
陳春梅沒有立馬回答婆婆的詢問,而是賣了一個關子道,「娘,您先猜猜,我一個月能掙多少錢。」
田翠娥饒有興趣的猜了起來。
「一個月能掙四十塊錢嗎?」
田翠娥覺得,一個月能掙到三四十就很不錯了,畢竟現在一個普通工人的工資也就這麼多。
幹個體戶能和進廠上班掙一樣多就很好了。
陳春梅笑著搖頭,「娘,不對,遠不止這麼多,您再猜猜。」
田翠娥便大著膽子猜道,「八十?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