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穿成貧家小可憐,我將全村帶旺了

第422章 由頭

  

  瘦小男人聞言,拍馬笑道:「這不過是權宜之計,以大人的天資就算是拜相封侯那也使得。」

  鄭主簿聞言哼笑了聲,「一段時間沒見,你這嘴皮功夫倒是利索了,東西呢?」

  「都在這呢!」

  那人說著,轉身從被褥下尋出一個沉水木匣子,搬到桌上小心翼翼打開,「您放心,這些東西一直放在暗室裡,不是您通信,我都不曾進去過,今兒等人下了值才拿出來的,沒有旁人瞧見。」

  「做的不錯。」鄭主簿擡手翻動了下。

  趙玉定睛往那匣子裡看了眼,匣子裡放著幾本藍皮書,看著像是賬本,一側還還擱著一小摞的書信,恐怕是自己要尋的東西。

  男人在一旁瞧著對方小心清點東西,又開口道:「大人,這暗室除了上一任知縣知曉,就隻有大人和我知道,既然藏了這麼久都沒事,大人又何必冒險取了出來······」

  鄭主簿側目凝了他一眼,目露不虞,「不該問的別問,隻管當好你的差,今日的事隻能你我知曉,不然······」

  「大人放心,小的一句都不會多說。」男人連忙伏地磕頭,「小人的命是大人給的,絕不會做哪忘恩負義之人。」

  見對方如此,鄭主簿麵皮這才鬆了松,「起來罷。」隨後從袖裡摸出一錠金子,「聽說你娘近來身子不好,這些你拿著使去,小心當差。」

  「是,小的謝大人賞。」男人雙手接過金子,又磕了半天頭。

  鄭主簿點了點頭,將匣子藏進懷裡出了門,往三堂處去了。

  主簿這樣的官員在衙門是單獨有個院子居住,鄭主簿也一樣,攜一家老小居住此處,因衙門不許隨意開門,凡有來往也要走前門,白日裡自然紮眼,這才選到這大半夜人睡熟的時間。

  本來各處到了夜裡都是落鎖封門的,今兒個是中秋,知縣發了話各處廊道院子不讓落鎖,若是怕不安全,便留個婆子或是小廝守著便罷了

  正屋是鄭主簿兩口子,耳房單獨劈了間用作書房,他攜著那東西進了書房,點了燈四下檢查匣子裡的東西,一番查點,見不缺封少頁的,這才放了心。

  折身到百寶閣上的青瓷花瓶轉了半圈,掀開璧上的一的垂釣圖,赫然有個二尺寬深的方洞,將匣子小心放進去,又轉了瓶子,從上而下出現道隔牆,上頭的紋理與原本的青磚強嚴絲合縫,單是肉眼瞧根本看不出有個暗格。

  做完這些似乎還是不太放心,在屋裡兜轉兩圈折回桌前提筆,直到天色略亮這才折回屋裡睡下。

  趙玉伏在屋脊上等隔間消了動靜,立馬旋身下檐,好在正房未落鎖,擡著門便竄了進去,熟門熟路將匣子取了出來。

  剛要出門去,便被桌上那封了火漆的信封吸引住了······

  宋南絮醒來的時候,天才蒙蒙亮。

  院裡的驢棚內空空的,雖然不意外,但心頭還是不免緊了緊,眺了眼山邊鍍金似的邊緣,抿唇進了竈房。

  桌上倒扣的竹篾下幾個小巧的月餅紋絲未動。

  宋南絮從翁罐裡抓了把米,又摻各色的豆子熬個八寶甜粥。

  昨晚上幾乎一夜沒合眼,除了擔心趙玉,還有一件緊要的事,就是趙玉要離開這,需要尋個合適的理由,不讓人懷疑的。

  先前編的是他父母被山匪殺害了,流落到此,若是說尋親難免有些牽強,剛好前不久聽劉老爹說提起,京都那邊有安南使臣進貢一批稻穀,說是能一年多季,且耐旱,產量高,如今聖上有意建州、江淮兩地試種。

  借著這個由頭,讓趙玉去建州,隻說是為了尋些門路,弄些田種回來,自己搗鼓田地村裡人也有目共睹,這樣也不會有所懷疑。

  且這兩地常有商人來往,所以路引上也不如去京都那邊嚴苛,隻要是有面熟人或是使上些銀錢,衙門也為難,痛快就給批了。

  隻是這普通百姓要是外出州城,便要去裡正那裡要了文書證明,拿了裡正的的證明,再去縣裡衙內蓋章才成。

  宋南絮尋了個籃子,將昨日額外剩下的月餅裝了五六個,又兜了半斤紅糖,割了一弔肉,將竈底的柴火退了些出來,用餘下的碳煨著粥,提著籃子往村長家去了。

  到裡正家的時候,劉燕兒正蹲在廊下用柳枝漱口,見她來了叼著柳枝就來開門,嘴裡含糊道:「恁腫麼介麼早來?」

  「我尋你阿爺,你先漱口洗臉。」

  「我好了。」劉燕兒見狀連忙折身用瓜瓢舀了勺水咕嚕兩下,將水吐出老遠,拉了條竹凳擱在宋南絮面前,「我阿爺在屋裡,我去喚他,你坐會。」

  宋南絮也沒閑著,見劉燕兒去尋人了,便往西邊的竈房走,一撩簾子果然見許氏兩妯娌在竈上忙活。

  「南姐兒,你怎麼這麼早?」許氏見她來了,立馬放了手裡的活,迎了上來。

  「我來尋裡正,順便有事與您說。」

  宋南絮瞧著竈房還有春生叔媳婦,也不好直說來意,聲音便小了些。

  許氏見她有些支吾,回頭瞧了眼自己大嫂,立馬知曉她的來意,笑著拉著她在桌前坐了下來,又去水翁倒了碗水與宋南絮,「嗐,你這孩子是來給我和你水生叔送銀子來的吧?」

  一般人家的弟兄妯娌不如面上那般和睦,但裡正家不同,許氏與她這個大嫂也極為好,主要是大嫂這人實誠,一不與人嚼舌根,也從來不喜歡佔便宜。

  雖說一家子沒分家,但裡正立了規矩,除了家裡田地,其餘兩房掙的銀錢,七成與給公中,餘下的那方掙的拿房留三成,兩房兄弟從沒因這些紅過臉,所以許氏才不背人。

  宋南絮見她不甚在意,便將事先備好的銀錢拿了出來,「前段日子辛苦您和水生叔了,這除了當初說好的價錢,餘下的這兩百個錢是額外的,我又不在隔壁,那邊都考您記賬,開銷明了,而且臨時加了車馬,也多虧您找人妥當,這才沒斷了供應。」

  

目錄
設置
手機
書架
書頁
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