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其實在離京之前,我去見過陸欣,她給我說金澤安那傢夥野心很大,不一定會放過你們,據她了解,金澤安對蘇婉青你,一直都是念念不忘的,他現在能看在跟陸兄弟少年情份的份上,控制住自己,但是以後會怎麼樣,就說不準了。」
「再到前陣子,我接到京城的信,這才知道,原來聖上表面上封陸兄弟為西南總兵,實際上並沒有給多少兵馬,這擺明了就是故意的,再細究,我發現這些都是金澤安借著聖上的口發布的命令,聖上之所以沒有給兵馬,就是因為金澤安給聖上說,西南邊境這裡兵馬不缺。」
李槐說到這裡,聲音沉了下去,他看著陸康文。
「到這裡,基本情況就明了了,剛才陸夫人說有事情請我幫忙,剛開始我沒想到這裡,但是後來我覺得憑你們二人的聰慧,又怎麼會沒有察覺呢!」
「所以我便往這邊猜了,越猜越覺得就是這樣。」
蘇婉青點點頭,「大人,你說的沒錯!我想說的正是這件事情。」
「現在陸兄弟面臨兩種困境,第一種是,陸兄弟若是自己招兵買馬,金澤安那傢夥肯定會舉報給聖上,說陸兄弟居心不良,第二種是,若是陸兄弟不招兵買馬,西邊那邊敵國若是進犯,以陸兄弟那點兵馬,不一定能抵擋的住,這樣一來,若是西南邊境失守,聖上會降罪下來。」
李槐說著長長嘆一口氣,「所以陸兄弟不管怎麼做,都是錯的!」
「至於招兵買馬的銀兩和糧食從何而來,倒是次要問題了。」
「蘇婉青,你說我說的對不對?」
蘇婉青點點頭,「大人,你分析的很對,我和我夫君也是這樣分析的。」
「而金澤安這樣做的目的,隻有一個。」
李槐看著蘇婉青,「那就是你!他對你勢在必得!」
「金澤安這個人,我還是有點了解的,他若是想要做什麼事情,會一直堅持,不達目的不罷休。」
「當年為了找回陸兄弟母親的嫁妝,他好幾年如一日對陸欣好,取得她的信任,成功拿走那筆嫁妝。
後來,他為了尋找陸兄弟,又常年四處當縣令,走訪各地,去尋找陸兄弟的蛛絲馬跡。
隻是沒想到,他為了一個女人,現在竟然將刀刃指向他尋了多年的兄弟,真是讓人嘆息!」
李槐說著,連連嘆氣,實在是不能理解!
蘇婉青慢慢低下頭,「說到底,還是怪我,若沒有我,就不會有後來這些事情。」
她這時候是真的有些自責。
陸康文握住她的手,「青兒,你不要這樣說!」
明月在一旁看著,心裡也有些難受。
上次被騙去京城的時候,她陪著蘇婉青,親眼目睹她的痛苦,她實在想不通,這個金大人到底是怎麼想著。
心心念念找了那麼久的兄弟,到頭來卻要奪兄弟的女人。
不過自從跟蘇婉青接觸後,她自己也很矛盾。
蘇婉青這人,實在討人歡喜。
就連她的大人,要說對蘇婉青沒有那種心思,也絕不可能。
但是她的大人不是金大人那種,為了目的不擇手段。
「蘇婉青,我們現在離京城這麼遠,山高皇帝遠,他金澤安想把手伸過來,可沒有那麼容易,我們就在這裡培養自己的勢力,一方面外能禦敵,另一方面也讓上面不敢輕舉妄動。」
「我們可以不謀反,但是要有自保的實力!」
蘇婉青目瞪口呆。
李槐這就將她還沒說出口的請求,就這樣華麗麗的說了出來。
實在是讓她震驚。
「大人,這樣會牽連你!」
蘇婉青說著,陸康文也是一臉陰沉。
「李大人,這件事情你還是別插手,我們夫婦二人做一些事情的時候,你就當不知道,這樣等將來,若是東窗事發,上面也不會怪罪到你頭上。」
「陸兄弟,我把你當兄弟,剛才敢說過有福同享,有難同當,你這一下子就把我的檯子給拆了!」
「你們若是把我當朋友,就不要說這種話,相反,我真的想跟你們一起做成這件事情,而且上次我來之前,已經給我爹說好了,我這輩子都不想回京城,就想在這裡當一輩子縣令,我讓我爹想辦法做到這樣。」
「我爹答應我了,說是在皇城中心待著,反而不安全,就讓我在這裡待著,後面娶妻生子,都不必回去。」
蘇婉青和陸康文意外的看著李槐。
「李大人,你……」
兩人同時出聲,陸康文停下來,看著蘇婉青,讓她說。
「李大人,既然如此,那我就不客氣了,我把我的想法告訴你,你聽聽看。」
李槐點點頭。
「我是這樣想的,首先,以你的名義給上面寫奏章,就說這邊發現好幾股山匪,讓上面同意我夫君徵兵,這樣就有了一個幌子,然後我們採用虛實徵兵法。」
「意思就是,我們做兩個花名冊,一個上面記載給上面看的花名冊,一個是我們真實的花名冊,每招五個兵,假名冊寫一個名字,真名冊五個名字,這些人,待遇全部一樣,朝廷給他們多少兵餉,我們給其餘四人也是如此,隻不過這四個人,就要我們自己掏腰包。」
李槐和陸康文聽著,都點點頭。
「真花名冊上這些人,閑時練兵,捎帶著幹活賺錢,農忙的時候,就幹農活。這樣可以最大限度降低我們的成本,又能讓他們過上好日子。」
「其次,我們要大力發展整個陽東縣的經濟,讓大家都有糧吃,有錢賺,關於這一點,我要在陽東縣成立一個商會,商會的目的是把整個陽東縣的商家聚在一起,大家一起商量,怎麼樣可以最大限度賺錢,而且,我們要想辦法把其他州縣的錢賺過來。」
「加入商會不需要交錢。」
「第三,大人可以以剿匪為由,向上面申請修路,上次縣令大人已經讓全縣幾個鎮子重修了路,這次我們要深入到各鎮,然後讓各鎮組織蘇進的村子,發動村民農閑時候,把村裡到鎮上的路修寬夯平!」
李槐聽著,目瞪口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