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卷:默認 第91章 回村裡過年
尤其是盛晚澤的職業,絕對不能落下一個不孝的名頭。
到大年初一這一天,一家人一大早就坐公交車回鄉下去了。
家裡自行車隻有兩台,不夠五個人用,隻能選擇坐公交回去。
這一路上比去市區還要辛苦,這也是盛晚煙來這個年代,第一次去鄉下。
盛爺爺跟盛奶奶原本在鄉下也有房子,後來盛父在城裡居住了,一家人這才搬走。
隻不過很少回去,房子有些老舊了,還好紅旗二隊的村長是個熱心腸的,平時會讓自己媳婦去幫忙打掃一下。
就連盛大爺這個做親哥哥的,都沒有這麼熱心腸,反而好幾次都在盛爺爺面前說借他的房子給自己大孫子一家住。
反正盛爺爺一年就回來一次,一次住個五六天就走了。
盛爺爺這個當二叔公的,還不如借給侄孫子呢,還可以方便給你看家。
隻不過盛爺爺不同意,每次都推脫了回去,這房子是自己年輕的時候用心建的,當初分家的時候,盛老太太偏心,直接分給盛爺爺一個已經快要倒的老宅。
後來盛爺爺跟盛奶奶辛辛苦苦把房子推倒重新建起,雖然是泥土房,可也是幹幹淨淨的,這麼多年了,也就有一些發黴。
說得好聽是借住,住着住着指不定就成了自家的了。
沒房子住你這個親爺自己不會想辦法嗎?
再不濟你孫子還有親爹親娘在呢,關他這個二叔公怎麼事?
輪得到他來管嗎?
盛晚煙一家坐了整整三個多小時的公交才到紅旗公社,到了紅旗公社隻能坐牛車回去了。
盛晚煙打量着這個年代的紅旗公社,這年代鄉下真的十分落後,什麼都不方便。
今年大年初一,很多趕牛車的鄉親都在紅旗公社等着。
“爸,那是不是我們村趕牛車的盛叔?
”
盛父眼尖,一下子就就認了出來村子裡的人,他以前可沒少坐這盛叔的牛車,沒想到盛叔跟自家爹差不多年紀了,還在趕牛車。
盛爺爺看了過去點了點頭,他跟盛叔可是好友,以前在村子裡的時候,兩家關系十分不錯,
“是,趕緊過去,别讓人等急了。
”
盛爺爺許久沒有見到自己的老夥伴了,這心早就飛了。
這不一看到就往牛車的方向走去,盛叔看到盛爺爺立刻哈哈大笑了起來。
“可把我得急了,我還以為你這老頭今年不回來呢。
”
紅旗二隊都是姓盛的,都是同一宗族的人,平時還是很團結的。
“怎麼可能不回來,這可是我的根!
”
盛爺爺聽到他這話就來氣,這把自己想成什麼人了,他才不是那種不念舊的人。
“是是是,這是你那孫女啊?
長這麼大了?
”
盛叔看着盛晚煙,小時候盛晚煙在村裡待過兩三年,三歲的時候盛父就接一家人去城裡了。
盛晚煙小時候沒少去他家串門,這瞬間就長成大姑娘了。
不過後面盛晚煙都是幾年才回來一次,早就對小時候的事情沒有印象了。
沒想到這麼快就長成了水靈靈的大姑娘,自己這老夥計真是有福氣,家裡的孩子一個比一個有出息。
“是,這是我家那孫女。
”
“煙兒,你叫他盛叔公就行,以前你沒少去他家吃糖。
”
盛爺爺年輕時候與他可是以兄弟相稱,跟親兄弟沒什麼區别,這一句盛叔公她得叫。
“盛叔公好。
”
盛晚煙十分禮貌的跟他打招呼,盛叔公看到笑的眼睛都眯了起來。
“好好好,好孩子,趕緊上來,我們回村子。
”
盛叔公看到她這幅乖巧懂事的模樣,心裡歡喜的緊。
隻可惜自己家裡孫子都成親了,不然他都想讓盛晚煙當自己的孫媳婦。
盛父盛母先把盛爺爺盛奶奶扶上去,等兩位老人家坐穩了,盛父這才爬上去。
盛父把盛母跟盛晚煙拉上去,一家人坐着牛車回村裡了。
盛晚煙一路上看着風景,隻不過這牛車坐的屁股疼,而且一路上除了山也沒有什麼東西。
路上還看到了幾個村子裡的人,盛叔公一起帶了回去。
大家都認識盛爺爺盛奶奶,大家夥好奇的打聽了一下在城裡的情況。
更多意思是打聽盛家兩個孩子的婚事,聽到盛晚澤已經結婚了,心裡隻能直呼可惜。
“盛家媳婦兒,你家閨女長得真水靈,這都20歲了吧?
”
盛母聽到笑着點了點頭,她就知道會有這一出。
“是。
”
“這過完年都21歲了,怎麼還沒有看中人家?
”
“再不結婚那就真的嫁不出去了,這不着急啊?
”
“是啊,我閨女16歲就嫁人了,這女人年紀越大就越不值錢了。
”
大家夥紛紛開始八卦了起來,盛母聽到這些話也不能說些什麼,畢竟這就是這個年代人的想法。
“我家兒子今年22,在公社裡上班呢,要不找個時間相親一下?
”
“我家孫子也不錯啊,年紀正好跟你閨女相仿,在公社裡當老師呢。
”
大家夥你一句我一句的,就差要請媒婆上門提親了。
盛家閨女這麼好的條件,誰不想娶回家啊?
盛母聽到這些,隻能透露盛晚煙有對象的消息,就怕村裡人打起了她閨女的主意。
“我家閨女有對象了,就不勞煩各位操心了。
”
“啥?
有對象了?
”
“上次你們回來喝喜酒,不都還說沒對象嗎?
”
“我閨女剛處對象幾個月,這不我家小澤的戰友跟煙兒看中了,過完年也差不多談婚論嫁了。
”
盛母并不想村裡的人打盛晚煙主意,她是不會同意盛晚煙嫁到村裡的。
自己年輕的時候在村子裡待過,雖然村子裡的人都十分淳樸,可因為一口吃的就能鬧得一家子不得安甯,這事她見過了。
而且村裡那個婆婆不拿捏兒媳婦的,她可不想自己閨女受罪,不難捏兒媳婦的婆婆在這個年代已經是少之又少了。
更何況還是村裡這些沒有經曆過什麼教育的婆婆,她家裡又不是沒條件,何必讓閨女受委屈。
“那你未來女婿也是當兵的?
什麼職位啊?
”
“聽說你家兒子成了營長,是不是真的啊?
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