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卷:默認 第122章 出發去京都
畢竟去了京都肯定是要去親家家裡的,家裡還有兩位老人,麥乳精,酒這些可都不能少。
盛晚煙也跟着他們去買東西,自己去當個勞動力。
兩位老人為自己忙前忙後的,自己卻在家裡待着,總說不過去。
盛奶奶體驗了一把買買買不看價格的樂趣,上次盛晚澤結婚是盛母準備的。
這次要不是盛母去跟盛父去了鄉下,自己也體驗不到啊。
盛晚煙跟在盛奶奶後面拎東西,回家裡的時候大包小包的。
筒子樓裡的人看到都忍不住問了幾句,隻要他們一大家子幾天後要去京都,直接吓了一大跳。
“一家子都去啊?
”
“是,煙兒結婚,在京都擺酒,我們都去,順便拜訪一下親家。
”
“我的老天爺啊!
這京都我都沒去過,那你們豈不是可以去天安門,那什麼故宮看看?
”
那都是在報紙或者收音機經常看到聽到的地方,大家都想去一睹風采。
“難得去一次,自然要好好玩玩的。
”
“你家孫女可真是好福氣,嫁去京都可要經常回來看看我們這些叔叔嬸嬸。
”
“我爸媽在這,自然會經常回來的。
”
盛晚煙笑着點了點頭,大家想拉着她多說一會兒,還好盛奶奶知道她不喜歡這些熱鬧,找個借口讓她回家去。
盛奶奶笑着跟大家夥聊了一會,那小語氣明裡暗裡的可驕傲了。
盛爺爺在一旁聽着搖了搖頭,老太婆怎麼在這裡炫耀了起來呢。
盛奶奶炫耀到了飯點才回家,盛晚煙識趣的給她倒了一杯水。
“可渴壞我了。
”
盛奶奶喝了整整一杯,盛晚煙是真的沒想到自家奶奶原來是個喜歡炫耀的老太太。
不過想想也是,家裡的孩子有所成就,未來有所盼頭,誰不想出去炫耀一番?
年輕時候兒子給她争氣,老了孫子孫女給她争氣,這一輩子她也算是有福氣的人了。
等以後真的入土了,也能夠有臉去面對盛家的列祖列宗。
———
三天後:
盛家一家子踏上了去京都的火車,盛母準備了很多幹糧,她們買的是車廂裡的軟卧。
盛父得跟她們分開,一個車廂隻有四張床,盛父隻能在隔壁包廂。
不過盛父就帶了一套衣服過去,其他所有貴重的東西都放盛晚煙他們的車廂裡。
盛爺爺盛奶奶睡下鋪,盛母跟盛晚煙睡上鋪。
“你們四個人在這裡,平時都得注意一下,火車上什麼人都有。
我白天過來與你們一起,睡覺你們要鎖上車門,拉上窗簾。
”
車廂門有一個小玻璃窗戶,外面是可以看到裡面的,不過有配着一塊遮擋的布,可以拉上。
“晚上要是有事去隔壁叫我,你們半夜要去廁所也别一個人去,都來隔壁找我。
”
“對了,也不能留爸媽單獨在車廂裡,就怕被什麼人盯上我們,趁爸媽單獨在這裡,起了什麼心思。
”
盛父不停的囑咐他們四個,而且盛父說的不無道理。
她們一家都是老人,女人,隻有盛父一個男人,很容易就被那些不懷好意的人盯上。
“反正這車廂隻有我們自己一家人,能鎖着就鎖着。
”
“好,我們肯定警惕,時刻鎖着車門。
”
盛父把行李都放好,這才拿着自己的一套衣服去了隔壁。
在火車上肯定洗不了澡,盛父拿衣服去也去為了平時自己不在床位上的時候,别人不要以為沒人就霸占了。
這拿着一套衣服放在床上,而且還是男人的衣服,這樣别人看到心裡也有底。
等盛父一走,盛晚煙就去把車門給鎖上了,小窗戶的布也拉上。
能不讓别人看到裡面的情況,就不要讓别人看到。
車廂裡的亮度完全夠,車廂的另外一邊也有窗戶,完全有陽光照射進來。
“先收拾一下,等你爸來了吃點東西。
”
“得在火車上待一周呢。
”
盛母發話了,盛晚煙拿着裝着自己日常用品的布包,爬上了自己的床位。
“爺奶,你們先休息一下。
”
盛晚煙探出個腦袋往下看,盛奶奶站在床前,被這破孩子突然探出來的腦袋吓了一大跳。
這近距離的恐懼接觸,把盛奶奶魂都吓沒了。
“你這孩子,探出個頭來吓死我了。
”
盛晚煙尴尬把頭縮了回去,盛奶奶看到她這幅還是小孩心性的模樣,笑着搖了搖頭,躺在了自己的床位上休息。
盛父是一個小時後來敲門的,盛母拉來小窗戶的窗簾看了看,看到是盛父這才打開車廂門。
“趕緊吃飯。
”
盛母做了幾頓的肉菜,還有饅頭,肉包子,水煮蛋,煎蛋都做了一些。
一家人先把容易壞的菜給拿出來,第一頓就吃紅燒肉,一家人吃着餅子,配着紅燒肉吃,也是吃的很心滿意足的。
“小澤上次來信,說前天就出發去京都,到時候我們一家人也團聚了。
”
“小顧昨天還發了電報來問了我們的車次,到時候到了,就在車站門口接我們。
”
盛母很想兒子了,大半年沒有見過兒子兒媳婦,這心裡一直惦記着。
盛爺爺盛奶奶聽到歎了一口氣,這孫子真的是讓他們惦記的睡都睡不好。
“孩子們都有心了,安排好就行。
”
“對了,親家母說給我們打掃出來了一個小院子,有四個房間。
我在想這樣麻煩親家母也是有些不好,要不然我們入住招待所算了?
”
盛母想來想去,還是覺得一家子去京都,還要親家母給她們一大家子安排住的地方,實在有些說不過去。
盛爺爺聽到想了想,還是覺得不住招待所的好。
“這次就欠親家一個人情,煙兒總不能在招待所出嫁。
還有酒席的人萬一議論,說顧家不顧及親家臉面,讓我們一家子去住招待所,給顧家抹黑不好。
”
盛爺爺是覺得你遠道而來,别人東道主怎麼安排,你就怎麼做比較好。
有些時候自己的多此一舉,未必是好事。
“那就聽爸的,以後想辦法補回去給親家。
”
盛母也覺得自己想的不夠周到,差點壞了親家的安排。
顧家是高門大戶,這種高門大戶,一般都有着自己的考量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