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氏不知原委,隻知兒子先對不起人家姑娘的,咬牙應下,這才有馬氏進楊家門
馬氏哆嗦着嘴唇,眼裡有憤怒有驚恐,話像是堵在喉嚨裡,說不出一句反駁的話。
她不知為啥楊大宏會知道這事兒。
“我最後一次警告你,不想過就滾蛋!
”
楊大宏丢下一句話,摔門而出,門哐當一身發出巨響,江氏年紀大了,睡覺輕,推開窗往外面瞧。
隻看到大兒子扛着鐵鍁遠去的背影,又看看大房不斷吱呀想的門,還有啥不清楚。
這大房兩口子吵架了,這個馬氏也不知道又鬧騰啥,一天天沒個安靜。
大兒子那沉悶性子,要不是馬氏找茬還不一定能吵起來呢。
“唉!
造孽啊。
”江氏重新躺回炕上,睜着眼瞧房頂,一絲困意也無,腦子裡亂哄哄的。
馬氏眼淚咕咕冒出來,眼裡的驚恐下去後,又是濃濃的不甘,她和楊大宏過了幾十年。
兒子都生了倆,她不信楊大宏會休了自己,想休自己沒門兒。
這麼想着,馬氏也不睡了,從炕上起來,收拾一下,拿起針線筐
就出了門。
照舊是村裡的老槐樹下,幾個婦人已經在樹下坐着閑聊了,看到馬氏忙招呼人過來。
“楊大嫂,怎麼這會兒過來呢?
我們正想找你呢?
”
“睡不着,出來玩玩,找我啥事啊?
”
頭戴灰布頭巾的婦人有些不好意思,“你手藝好,鎮上藍繡坊收你的帕子都比别人價高,我就想着跟你學兩手呢。
”
馬氏心裡也有小算盤,溫和笑笑,答應下來,認真教這幾個婦人針法,婦人年齡相當。
孩子都不小了,到了成親的年齡,就談起兒女的婚事,談着談着就有人問起楊家文海和文山的親事。
“你家孩子長得好,你家才搬來村裡沒多久,村裡這些女娃可沒少往你家門口轉悠吧!
”
“咱們也都年輕過。
”馬氏勾唇笑笑,一臉很是理解姑娘心思的意思,“不過這親事可還要看孩子們自己的意思呢。
雖說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,可孩子不喜歡,也過不長久。
”
“是呢,是呢,楊大嫂說得在理兒。
”藍布頭巾婦人一臉認同,眼睛一轉又覺出不對來,怼怼馬氏胳膊,“馬妹子,聽你這意思,你家孩子有了喜歡的丫頭了?
這事兒可不能瞞着,你家要是定下啦,我也不讓我侄女惦記了。
”
馬氏抿抿唇,低頭掩飾眼裡的興奮。
推一把身邊的婦人,“肯定啊,要是有好事我一定告訴你們,不過我家文山可沒有好事。
你們要是有好姑娘,可要記着我家文山呐,文山這小子就是性格有些沉悶,其實為人最是老實,吃苦耐勞。
這不還和阿滿在鎮上的新鋪子簽了契書,他以前愛用茅草編寫小玩意,沒想到能被阿滿看上,還能賣錢。
”
周圍幾個婦人,對視一眼,一疊聲的恭喜,以往隻覺楊家二孫子有出息,和他爹出門一趟聽說就掙了不老少。
沒想到這大孫子好像也不差,阿滿可是能掙錢的,楊家大孫子跟着阿滿絕對差不了。
本來準備打問文海的婦人,覺着文山也不錯,就這話頭,說以後有姑娘一定多給介紹。
又惦記文海的婦人,卻從馬氏的話裡琢磨出不對來,追問道:“楊大嫂,你這意思,可是你家文山有看中的姑娘了啊。
”
馬氏故作吃驚的捂住嘴,掩飾說:“妹子可别亂傳,我可沒說。
”
衆人一看她這表情,還有啥猜不到的,肯定是有看中的姑娘了,兩家估計想等定下在放出消息。
一看就是闆上釘釘,隻能走過場了。
婦人都好奇的緊,哪家姑娘有這個福氣,馬氏認死搖頭說不知道,又叮囑人别說。
婦人猜來猜去,有個嘴角長了顆痣的婦人小聲說:“割麥那會兒,我見楊家二小子和春桃那丫頭走在一塊兒,那小子還給春桃提着東西。
你們說不會是春桃那丫頭吧!
”
馬氏捂住嘴,一臉糾結摸樣,那摸樣就是說你們說的,我可沒說,幾個婦人看她表情呵呵笑起來,“俺們懂,絕對不亂說。
”
嘴角有痣的婦人臉色不太好,她閨女早就惦記上文海那小子,本來她瞧不上,除了一張臉能看,平時下地啥的看着都不行。
哪是個能老實過日子的男人,鄉下人家不就圖閨女能嫁個老老實實種地,能養家的男人。
像楊文海這種,不會種地的,在婦人們看來簡直是不務正業。
誰知那小子和老爹出去一趟,就掙了不少,雖說不是個能種地的,但是個能做營生養家的也不錯,婦人正打算這幾天去楊家探探口風呢。
沒想到倒是先知道楊家和何家要成親家的事,心裡極是不開心。
“楊大嫂,我看你是個好人,有件事我看你家該是知道的.....”
婦人噼裡啪啦把春桃和宋勇的事說了,嘴上痛快了,心裡覺着有不太好,光顧着開心了,這話要是讓何家知道了,她還能有好?
後悔也來不了,别的婦人等有痣婦人一眼,找補道:“胡咧咧啥,春桃才是那個受委屈的,名聲壞了也是那宋家不幹人事兒。
”
說着婦人看向一旁的馬氏,不确定的反問,“楊大嫂你說是吧,春桃也是被宋家害的呢。
你家不會在意吧?
”
馬氏故意遲疑點頭,又有些為難說:“我倒是不介意,就怕.....”
怕什麼她沒說,可是和春桃說親的是楊家二房的兒子,就錢氏那張不饒人的嘴,能不嫌棄春桃嗎?
這幾個婦人心裡都有些讪讪,覺着不該說春桃的事兒,相互道别,拎着針線筐就往家走。
人走後不遠處的樹後,一個身影飛快離開,嘴邊扯着陰笑,“何春桃我得不了好,你也休想得好!
”
馬氏心情舒暢的回了家,看到兒子手指翻飛的編玩具,她也不嫌棄了,還破天荒的誇了幾句。
江氏看見,有些滿意,想着等大兒子回來以後,叮囑幾句,夫妻之間吵架拌嘴是常事,沒有過不去的,都老夫老妻,互相體諒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