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卷:默認 第216章 鐵鍋炖黃鳝
這幾天,紀曉北把鄭果那裡下的單子都整理了一下。
給宋嬸子、海峽娘,還有樹根媳婦她們開了會,把要做的活兒都給安排上了。
宋嬸子擔心地說:“北呀,一路上可要小心呀,上次去有小幺侄子護着,這次你和海峽去,多注意些。
”
“好歹海峽也會點功夫,雖說比不上小幺,但聊勝于無,你這一路要辛苦了!
”
紀二奶說。
幾個女人七嘴八舌的說了些分别的話。
海峽娘拿出了給紀曉北新做的秋衣,還有一雙新鞋子。
紀曉北看海峽娘做的好,忍不住誇她幾句。
“哎,要知道咱家曉北要去安州府,我和你三奶也給你做一雙!
”
紀二奶惋惜地說。
紀曉北:奶,您做的鞋,我消受不起,太霸道了,穿出去,能把人的眼球子給震驚掉了。
她想起紀二奶和紀三奶合力給小幺做的那雙鞋。
忍不住笑出了聲。
紀裡正風風火火地跑過來。
“北呀,你真的跟着海峽去安州呀?
”
紀曉北點頭,不明所以地看着焦急的紀裡正。
“北呀,聽爺一句勸,外面亂的很呢,你讓石頭帶着幾個人跟着去,人多有個照應。
”
石頭帶着三個膀大腰圓的半大小子,站在祠堂門口。
紀曉北:這是昨晚沒答應石頭,石頭搬來的救兵吧?
“裡正爺爺,咱村的安全還得靠他們保護呢,萬一有事,怎麼辦?
”
紀曉北連忙推辭,她不想讓他們跟着去。
這麼多人,她還得分心照顧他們。
紀裡正坐在紀曉北身邊,虎口婆心,擺事實講道理,說的口幹舌燥,口裡噴沫。
二奶和三奶也加入了紀裡正的陣營。
畢竟,紀曉北是她們的财神奶奶,她要是出事了,她們也都不想活了。
石頭、富貴、鐵良,杈子四個人筆挺地站在院子裡,等着紀裡正的消息。
一個時辰以後,紀裡正掀開門簾,面帶微笑,大踏步地走了出來。
朝院裡的四個後生打了個響指:成了!
四個小子高興地跳了起來。
杈子一個沒忍住,上去就把紀裡正給抱住了。
三個小夥兒一擁而上,七手八腳把紀裡正給擡起來了。
他們能去安州,都是裡正的功勞。
四個小夥子熱情洋溢地把紀裡正擡的老高。
紀裡正吓的嘴歪眼斜,差點沒暈死過去。
“小王八蛋,我,我恐高,放你爺爺下來……”
紀裡正喊的撕心裂肺。
在紀曉北的怒喝下,幾個後生才把老頭給放下來了。
老頭吓的腿都軟了。
熱血沸騰,激動的不知道如何發洩的小夥子們,在院子裡給紀曉北耍了一套拳,又舞了會兒大刀,這才把那股子高興勁兒,壓下去。
紀曉北翹着腿,坐在門口,不住地拍手叫好。
這幾個孩子,真是沒白費心,這一個夏天長進不少。
紀曉北摩拳擦掌,手腳癢癢的很,撸起袖子,吆喝着要和他們較量一下。
被及時趕來的林婆子給喝止了:“小兔崽子們,我看誰敢給曉北姐比試,誰敢我就一刀劈了他!
”
林婆子費力扛起了地上的大刀,高聲怒喝。
幾個小子吓得撒腿就跑……
林婆子把刀扔在地上,捂着老腰,哎呦不止,和地上的紀裡正一唱一和。
紀曉北:哈哈哈哈哈……
林婆子狠起來,真特麼讓人服氣!
我可能上輩子,真的是林婆子的閨女。
紀曉北抿着嘴笑。
林婆子一個刀子眼飛過來:笑個屁!
自個啥身子不清楚嗎?
但,她轉頭就開始埋怨紀二奶:“二嬸子,咱家曉北要和那些小子比試,你們也不攔着點,她怎麼說也是個女子。
真是的,有你們這麼當奶奶的嗎?
遇到事兒了,一點都不知道往下壓……”
紀二奶和紀三奶也後怕起來,連連說自己錯了,萬一曉北被傷了,自己得後悔死呀!
三個老婆子正在打嘴仗,就聽到外面一陣急促的馬蹄聲。
她們朝外看去,從馬上跳下來兩個漢子。
仔細看兩個漢子,不認識,不是紀家灣的。
“哪位是曉北姑娘?
”一個漢子問。
紀曉北往前一步說:“我是……”
漢子往後退了一步,驚訝地看着紀曉北。
紀曉北問:“壯士,請問找我有什麼事?
”
漢子又是一愣:他應該稱呼曉北壯士才合适吧!
眼前這位紀曉北姑娘,實在是太壯實了。
漢子很快回過神來,一拱手說:“有人給曉北姑娘帶了東西,請您收下!
”
另一個漢子從馬背上把兩個籮筐搬了下來。
祠堂門口圍了不少人,都好奇地看着籮筐。
“這個,這是什麼呀?
”紀曉北問。
“在下也不知呀,上官吩咐給曉北姑娘送過來就是!
”
漢子一拱手就要走。
紀曉北攔住他說:“兩位壯士請留步,遠道而來,休息片刻再走吧!
”
紀曉北想讓他們留下,她看一下裡面裝的是什麼東西。
萬一是啥危險物品,就把人扣下。
兩個漢子看着眼前高大的女人,一臉的真誠,也沒客氣,跟着進了院子。
紀曉北讓人把兩隻籮筐搬到院裡。
打開一看,裡面是兩個瓦罐,裡面有十來條長長的魚在遊動。
“天呀,像水蛇一樣的魚,第一次見呢,這河裡水都沒了,哪裡來的活魚呀……”
衆人都圍着七嘴八舌的說。
宋嬸子呵斥,讓大家散了,客人還沒走呢,讓人家笑話。
曉菊給兩個漢子倒了茶水。
紀曉北問:“兩位壯士從哪裡來?
這幾條活魚又是誰送的?
”
一個漢子說:“姑娘,這是從南方來的,據說這魚極其鮮美,特别補身子。
上官讓我們送到紀家灣的,到底是誰送的我們做小人的也不知道。
”
紀曉北:……
把兩位送走之後,紀曉北讓石頭把兩個瓦罐提到了家裡。
紀曉北認識,這是黃鳝,生活在河道、湖泊、溝渠、稻田中,魚肉鮮美,營養價值極高。
罐子下面壓着一張紙條,上面寫字,畫着一條魚,看樣子應該是黃鳝的做法。
紀曉北看都沒看那字條,看也不認識,徒增煩惱。
她拿起來順手丸成球,扔到了驢棚裡。